一、工作原理
老化试验箱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极端条件(如高温、高湿、强光、腐蚀性气体等),利用加速老化理论(如阿伦尼乌斯方程)缩短老化周期。其核心逻辑是:
- 温度加速:提高温度可显著增加分子热运动,加速化学反应(如氧化、水解)。
- 湿度加速:高湿度环境促进材料吸湿、膨胀或腐蚀。
- 光照加速:紫外线(UV)或全光谱光照破坏材料分子结构,导致褪色、脆化。
- 综合作用:多因素协同作用(如温湿度循环+光照)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,提高测试准确性。
二、核心组件与功能
- 温度控制系统
- 加热元件:通常采用不锈钢电热管或陶瓷加热器,通过PID控制器精确调节箱内温度(范围:-70℃至+300℃,依型号而定)。
- 制冷模块:压缩机制冷或半导体制冷,实现低温环境模拟(如-40℃以下)。
- 温度传感器:PT100铂电阻或热电偶,实时监测温度并反馈至控制系统。
- 湿度控制系统
- 加湿装置:蒸汽加湿(通过电热管加热水箱产生蒸汽)或超声波加湿,控制湿度范围(20%RH至98%RH)。
- 除湿装置:冷凝除湿或干燥剂吸附,降低湿度至设定值。
- 湿度传感器:电容式湿度传感器,精度可达±2%RH。
- 光照系统
- 光源类型:
- 荧光紫外灯(UV):模拟太阳光中的紫外线,波长范围280-400nm,适用于塑料、涂料等材料的老化测试。
- 氙弧灯:模拟全光谱太阳光,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线,更贴近户外真实环境。
- 金属卤素灯:高强度光源,适用于快速老化测试。
- 光照强度控制:通过调节灯管功率或滤光片,实现光照强度可调(如0.3W/m²至1.2kW/m²)。
- 气体控制系统
- 氧气浓度调节:通过氮气置换或氧气注入,模拟高氧或低氧环境(如20%至100%氧气浓度)。
- 腐蚀性气体注入:可添加SO₂、NO₂等气体,模拟工业污染或海洋环境。
- 循环系统
- 风道设计:强制对流循环风扇确保箱内温度、湿度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过热或冷点。
- 样品架:可旋转或可调节间距,适应不同尺寸样品,确保光照和气流均匀覆盖。
- 控制系统
- 微电脑控制器:支持多段程序编程(如温度、湿度、光照随时间阶梯变化),可设置循环次数(如1000次温湿度循环)。
- 数据记录:内置存储器或USB接口,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参数,支持导出分析。
- 安全保护:超温报警、断电保护、漏电保护等功能,确保设备安全运行。
三、典型工作流程
- 样品准备
- 将待测样品(如塑料、橡胶、涂料、电子元件等)固定在样品架上,确保表面暴露于试验环境。
- 若需测试腐蚀性,可在样品表面涂抹盐雾或化学试剂。
- 参数设置
- 根据测试标准(如ASTM、ISO、IEC)或实际需求,设置以下参数:
- 温度:如85℃(高温老化)或-40℃至+85℃(温湿度循环)。
- 湿度:如85%RH(高湿老化)或50%RH(干燥环境)。
- 光照:如UV灯照射8小时,黑暗4小时(模拟昼夜循环)。
- 时间:如连续运行1000小时或完成500次温湿度循环。
- 启动试验
- 关闭箱门,启动设备,控制系统按预设程序自动调节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参数。
- 试验过程中,可通过观察窗或摄像头监控样品状态(如变色、开裂、变形)。
- 中途检查(可选)
- 根据试验周期,定期取出样品进行性能测试(如拉伸强度、色差、电导率等),记录数据变化。
- 试验结束
- 达到设定时间或循环次数后,设备自动停止运行并报警。
- 取出样品,进行最终性能评估,对比试验前后数据,分析老化机理和寿命预测。
四、应用场景
- 材料科学:评估塑料、橡胶、涂料、纤维等材料的耐候性、耐热性和耐化学性。
- 电子电器:测试电路板、连接器、电池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可靠性。
- 汽车工业:模拟发动机舱、车身外饰等部件在极端温度和振动下的老化行为。
- 航空航天:验证材料在太空辐射、真空或极端温差下的稳定性。
- 新能源领域:研究光伏组件、储能电池在长期光照和温度循环下的性能衰减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校准与维护:定期校准温度、湿度传感器,清理风道和灯管,确保设备精度。
- 安全操作:避免直接接触高温表面,防止烫伤;腐蚀性气体试验需在通风橱内进行。
- 样品代表性:确保样品尺寸、形状和表面处理与实际使用状态一致,避免测试偏差。
- 标准遵循:根据行业规范(如IEC 60068、GB/T 2423)设计试验方案,确保结果可比性。